网络资源分享

收购雅虎不过是运营商的一次回光返照

  Verizon收购了曾经的互联网巨头Yahoo的核心互联网业务资产,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互联网巨头,委身于传统的运营商之下,这笔仅仅48亿美元的收购,让无数互联网风口上的人们惊呼,当风停了,风过了之后的互联网公司,价值还剩几何?

  一时间有不少人惊呼,运营商重回互联网霸主地位的趋势又来了。凭借雄厚的企业实力和稳定的业务发展水平,很多运营商的营收能力的确在互联网公司之上,比如此次收购的Verizon,2015年公布营业收入1270亿美元,而中国的运营商中国移动,2015年的营业收入也约为1000亿美金。但在互联网公司中,Google的2015年营业收入为700多亿美金,而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在当年的年收入为158亿美金。可以看出,从营收能力和资金实力上,运营商的确更有实力,也更显得财大气粗。但再看资本市场的表现,中国移动的市值位居全球运营商之首,约为2700亿美元,而Verizon则排名第二,约为2000亿美元;但再看Google,市值则高达5500亿美元,而腾讯以大约2000亿的市值,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哥大。可以看出,在市值比拼中,互联网公司却大大反超了运营商。而市值则更反映出市场对于一个公司未来预期的看好程度。很明显,运营商的未来已很难与互联网公司相提并论,一个成为夕阳,一个成为朝阳,这似乎成了既成事实的格局。

  而本次收购的主角———Verizon公司,这家运营商业界的龙头老大,一直率先引领着运营商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前几年大手笔收购AOL,成为运营商收购互联网门户的首个尝试,这也让Verizon的转型战略从图纸上开始了艰难的落地之路。无疑该公司希望通过AOL平台,切入互联网的领域,通过内容运营来提供一个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窗口,实现从管道连接到信息运营的战略转型。而本次对于Yahoo的收购,也可以看成是同一战略一脉相承的延续,Yahoo虽然已经衰败,但其搜索引擎为核心的互联网业务对于Verizon而言,依然还是具有很强的补充性,通过引入Yahoo的互联网服务,让运营商在互联网的服务中占据自己的一个位置,这恐怕是Verizon的核心意图,也是让全球很多其他运营商纷纷效仿的转型做法之一。微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发短信,甚至不再打电话,已经是一个现实,恐怕运营商未来要面对更多的“微信们”的挑战,面对自己的现金流领域被一个个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公司吞噬。

  但恐怕就算强大如Verizon这样的运营商,也是好买难营。互联网信息和内容运营的方式与传统的运营商模式相去甚远,运营商在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上的优势,却往往在互联网时代中造成反应慢、脱离实际和成本高企等弊端。

  AOL和Yahoo等在Verizon体系中能否再造辉煌?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对于中国运营商而言,国有体制导致其对于投资和运作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谨,恐怕要玩转风云突变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领域,难上加难。除此之外,缺乏有竞争力的人员和互联网平等包容文化的氛围,恐怕也是传统运营商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互联网公司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应用与内容上发力,在庞大的应用生态体系建成后,他们也发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希望在传统的通信领域中分一杯羹,也能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比如Google在美国开始 尝 试 提 供 的G o o gleFiber千兆光纤服务,创新提出的利用热气球提供w ifi覆盖解决很多边远地区无法上网的问题,这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基础通信领域对于运营商的反戈一击。恐怕在不远的将来,曾经认为不可替代的基础通信也会面临颠覆性挑战。而在国内,阿里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在ID C服务等方面的直接竞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可以看出,在从基础通信到应用服务再到信息内容的分级架构中,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朝着对方的领域中进行渗透,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只不过前者从底层的通信服务着手往上,而后者从顶层的应用内容往下。双方在未来的竞争中必然会比现在更加针尖对麦芒。而运营商不应再在收购Yahoo的虚幻美好中迷失了双眼,也不应再在彼此同质化厮杀的胜负中纠结,未来如何应对互联网公司的发难,恐怕是最需要未雨绸缪的思考。而如果抛开政策监管的问题,也许未来发生互联网公司收购运营商的事件,也不会太久。

  云山(资深电信运营商人士)

本站所分享的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渠道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交流测试。
如涉及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删除admin@zhumengwl.com。
筑梦网络传媒 » 收购雅虎不过是运营商的一次回光返照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