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记得有人说过,《黑暗骑士》是看起来深刻,而《守望者》是真深刻。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它的出众之处在哪里?
关注者
2,969
被浏览
1,673,590

165 个回答

已将本回答制作成对应视频,并已上传B站同名账号内,不喜欢看图文影评的朋友可以直接观看这两支分为上下集的视频。

此外,我会将自己的大部分已有影评陆续全都制作成视频作品的形式再次发布,希望知友们能支持与鼓励,在此深表谢意。



最近发现自己在知乎回答问题时有个毛病,喜欢长篇大论,多图多解,其实这样并不好,自己写得累不说,别人不但会花很多时间,看着也累。因此我想尽量改掉这个毛病,但不是在今天,因为今天要回答的问题关于《守望者》,丝毫马虎不得,我不会吝惜文字与图片,只为给这部我所深爱的电影一个完美的回报。(超多图预警,长文警告,其中部分图片、资料取材于网络。感谢 die qin 关于《300勇士》原著漫画作者,王一饼 关于红场阅兵领导人身份的指正。)


如果要评价电影《守望者》,那么必须先聊聊它的同名漫画原著。在欧美老一辈人的眼中,著名漫画家艾伦·摩尔(Alan Moore)创作的漫画《守望者》的光芒可谓钻石一般的璀璨,它不论在漫画界,还是主流媒体上都广泛备受赞誉,在各个时代中都被视为漫画中的最经典作品。

看看这部漫画都收到过一些什么赞誉吧。它是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评选出的“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它被DC官方评为“DC漫画必读25部经典”之一,同时它是唯一一部获得了科幻艺术界至高荣誉——雨果奖的漫画作品,《综艺》杂志称其为“世界顶尖艺术家的巅峰之作,漫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画面华丽优美,具备史诗般宏大的主题,思想内涵极其深厚,人性描写刻骨铭心,这些赞誉和漫画本身所包含的优异品质都足以说明,《守望者》漫画的极高艺术价值和非凡影像力。




2009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终于把这部誉为“不可能成功改编成电影”的漫画作品搬上了大银幕,由已经用电影诠释了另一部漫画作品《300勇士》的扎克·施奈德担任导演,由于漫画原著的故事与深度本身就已足够优秀,因此电影并未做过多的改编,而是高度还原了原著中的一语一幕,一景一感,很多电影场景甚至连构图和换镜都与原著保持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一致性,简单举几个例子:

影片开场,笑匠被抛下高楼,他的徽章浸立于鲜血中。



罗夏夜闯笑匠被杀犯罪现场进行调查。



死神参加完笑匠的葬礼被罗夏跟踪。



法老王制服杀手。

影片中处处都是这些与原著几乎完全一致的高还原场景,因此电影与漫画所描述的这同一个故事无论从主题性、内涵性与讲故事的手法上而言,二者几乎达到了相同的艺术高度,简而言之,也就是说电影和备受褒奖的漫画原著同样优秀。



既然这个故事获得了如此之高的赞誉,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闪耀光芒虏获众多挑剔观众的人心呢?

《守望者》的电影简介中是这么描述的:它反映出了对于冷战时期美国公众焦虑的深思,并对传统的超级英雄观念进行了批判。它描绘了一段美国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的虚构历史,此时的美国正处于与苏联爆发全球核战争的危机边缘。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虽然超级英雄曾帮助美国赢得了越南战争,但自发性的蒙面英雄已被法律明文禁止,蒙面英雄被宣布为不法分子,他们的一切侠义行为都成了不法行为。因此,大多数超级英雄纷纷退休,少数则继续为政府工作。电影中的故事聚焦于几位主人公的个人挣扎与奋斗,他们因为从前伙伴笑匠被谋杀的案件而不得不再次出山,然而,调查显示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谋杀案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巨大的阴谋……最终,他们将不得不做出一个关于正义,关于拯救,关于未来,关于人性考验的沉重决定。


是的,从电影简介中,你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一部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这部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们甚至都不是英雄,而是一群人们眼中游走于法律之外的非法之徒。影片中也没有传统的正义力战邪恶的桥段,通篇政治、隐喻、危机和人性的描写充满了深刻沉重的黑色意味与暗示。

这是一部关于世界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人类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反思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毁灭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拯救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这是一部隐喻绝望的电影,这不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而这一切,从背景到故事无不时时刻刻的彰显出来,相比之下,影片交代故事背景与历史的方式甚至比漫画原著更出彩。


笑匠死后,从鲍勃·迪伦(Bob Dylan)的名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悠扬怀旧的旋律中,故事的背景与历史一一展现,拉开了英雄开篇与过往的序幕,忧伤而漫不经心的哼唱,配以一幅幅触及心灵的时代画卷。守望者的前身“民兵”从人人敬仰的英雄,到二战结束,被谋杀、被关进精神病院、被反对、被人们排斥、被控诉,越战开始,冷战出现,政府出台《基恩法案》宣布不与政府合作的蒙面英雄非法……这些背景故事同历史事件混合在一起,流淌在3分13秒的歌声中细致的一一交代给观众,而背景影像与歌词也搭配得恰到好处。

每一幅画面都仿佛是在慢慢揭开那个世界阴暗黑幕的一角,绝望的气息裹挟着似乎是旧胶片的陈腐扑面而来,末日的味道此时却多了专属于鲍勃·迪伦的浪漫。


世界在变革。


当初雄心壮志的超级英雄们怀揣美国梦捍卫正义,却最终在看透世界后输给了人性。


美钞因斗篷卷进大门被银行劫匪机枪扫射而死...

飞蛾侠酗酒被关进精神病疗养院...

因为同性恋,而被极端反同人士谋杀,双双惨死的侧影和女友...

刺杀肯尼迪后笑匠回眸那阴冷而不屑的笑...


曾经的辉煌在结束,时间不止步,时代在变革...


孩子在苦难中成长...

新的英雄接棒了时代...

当神出现在人间...

新的英雄已经自成一派...

超级英雄的抗战究竟还能拯救世界多久?

其实这历史上的一幕幕,也无非是像歌里所唱的那样“他们身处变革的时代”。

而这样一组搭配着动听歌曲用3分钟交代数十年历史的手法,堪称神来之笔,它不止让影片沉淀在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中,同时也预示着这个故事并不是那种人们所熟悉的英雄电影,因为它的画面太过阴冷,时代感太过浓厚,传承太过久远,隐喻太过隐晦,刻画太过深刻。



就好像在这部影片中常常出现的时钟手表一样,电影无时不刻不在隐喻着危机逼近,也在提醒着人们末日即临。其实,这也映射出了《守望者》的真正主题之一 —— 时间。在影片中,所有出现和死亡、毁灭或重生这样和时间有着紧密联系的情节时,总是有一个钟表出现,并且时间都在极其逼近12点。

这是电影中首次出现和钟表有关的镜头,出现的这盏就是著名的末日时钟。该钟有一面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警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12点正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社会各界正视问题。


影片中,当曼哈顿博士还是人类的时候,他的手表特写中,时间即将指向12点整,这预示着灾难正在等待着曼哈顿博士,同时也预示着曼哈顿博士将从灾难中重生。


当曼哈顿博士还是孩子时,在父亲的教授下,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组装一个手表,在镜头背景的那面墙上,所有的钟表的时间都停留在了12点,它们指向的正是曼哈顿博士身为人类的未来。


当曼哈顿博士被锁在原子分离室中时,他的手表正分分秒秒在走向12点,当指针到达12点时,毁灭来临,重生开始。


白宫的总统圆桌会议上,末日时钟再次出现,此时的末日之钟比影片开头更接近12点,暗示的人类命运已经岌岌可危。


在法老王在毁灭纽约的时刻,之前监狱段落中给罗夏做心理测试的黑人警官的手表由于强大的电场作用,指针在靠近12点时停止了走动,象征着这一刻纽约的毁灭停止了人类灭亡的脚步。



其实,在《守望者》原作漫画的封底,就强烈暗示了这部漫画的主题和时间有关。12本漫画的封底是一个连贯的画面,表现的是红色的鲜血正慢慢将一个钟表淹没,而钟表的指针也在慢慢的走向12点,正是象征着人类染血的黑色未来。

相对于漫画,在这一点上,影片关于末日逼近的此类暗喻和象征手法更加巧妙。

当面具英雄们守望着这个世界,守望者在末日的时钟前诞生,接管摇摇欲坠的社会,成为人们唯一的保护者,却不想在面对黑暗的同时被更黑暗的真相侵蚀。



影片中一直提到末日逼近,暗示着各种末日氛围,那么故事中的末日究竟源于何方?

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冷战导致的核军备竞赛及潜在的全球核战争。

或明或暗,电影中已经不止一次的为大家揭晓过答案。


开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歌曲中就出现了1964年勃列日涅夫和菲德尔·卡斯特罗共同红场阅兵的画面,在这一时期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只差一点点就导致了全球热核战争,人类文明离毁灭曾只有一线之隔。真实历史上,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差点儿酿成全球核战争,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而电影中平行世界的苏美因为曼哈顿博士这颗”活核弹“的存在,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仍未放弃核对抗,这也导致了影片最后世界差点再一次毁灭于千万核弹之下。

历史上真实的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红场阅兵也同样令世界瞩目。



超级英雄们在拯救着世界,世人却在为毁灭世界而角逐。

当英雄们向人性低头,正义与邪恶的战争顿时演变成勉强称得上正义之士的人们徒劳而孤独地在黑幕下挣扎。曾经的壮志凌云被悲惨的现实击个粉碎,在梦想中蹒跚而行的正义英雄,面对无法被消灭的人性黑暗面,选择退出历史的舞台。

确切的说,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任何一个英雄都面临着近乎一样的宿命——从被怀疑到被景仰,直至任务完成后被惶恐的民众抛弃,那些他们试图用生命去保护的对象恐惧他们,厌恶他们,背弃他们。


其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笑匠,在黑色的人性面前,他带着点认命般的自嘲与不屑,选择了亦正亦邪的生活方式来对抗世界无可挽回的腐朽。他射杀示威群众与有着自己孩子的孕妇,他酗酒嗜烟、企图侵犯战友、和所有人闹翻,如此不要命地颓废度日,是因为他看透了早就该了解的命运——超级英雄从一开始就坚守了一个错误的信念,他们凌驾于法律和秩序之上,执着于维护世界的理想,但没人想过,若世界已无法被拯救,谁来拯救自己?


当笑匠和夜枭二代夜里前往平息民众示威,笑匠一边大打出手、朝人群开枪射击,一边声称自己是他们的唯一保障,夜枭二代不解的问“保障什么?”,笑匠坏笑着说“保障他们不被自己伤害”。这样的言辞来自于笑匠对于愚昧的世人极大的同情和对人类之间与生俱来好战本性的怨恨。



《暗夜骑士》中的小丑说过,所有的英雄和反派都很相似,拯救世界之后,却逃脱不了被视为“怪胎”排斥隔绝的命运;罗夏也曾说过,为什么身心正常的超级英雄这么少?正是因为这种与常人的不同,才让超级英雄在现实中得以拥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条件,当世界充满污秽、罪恶与混乱,他们才可以为自己的私刑行为获得合理性。但人们需要的只是危难之时拔刀相助的英雄,当危难过后,生活回归正轨,对英雄的崇拜迟早将转变成对力量的恐惧,那些过往的英勇事迹在多数人面前也将成为潜在威胁的宣言。所以当夜枭二代看着表达诉求被驱散的人群和即将被基恩法案取缔的英雄行为时,疑惑的问 “大众的美国梦到底怎么了?”,笑匠嘲讽地笑着,抛出一句 “成现实了啊!你看到的就是美国梦!”

是啊,美国梦在人性面前,多么不堪一击。



漫画原著中,笑匠曾在解决洛杉矶暴乱时说过:“瞧瞧这些人,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什么公平,什么平等,什么人权,什么民主,他们要的只是自私的诉求和利益最大化而已。我只要打一梭子弹打过去,他们就会为了自己陷入疯狂。” 正因为这种正义之后暗藏疯狂的人性悖论,所以只有核战的毁灭才能彻底消灭人类生命与生俱来交织着原罪的人性,所以在守望者的会议上,笑匠才嘲讽的烧掉了法老王的正义地图,自嘲地说正义行为就是个笑话。


只有笑匠真正的看到了,英雄的拯救很多时候正是混乱的成因;只有笑匠才无奈的明白,正义只能拯救生命,只有毁灭才能拯救人性;也只有笑匠才看懂了,英雄主义和拯救到了最后本身就是个最大的笑话,一切的努力都只是Joke。他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这个灰色的世界,可是他还是失算了,世界远比他了解的更疯狂...

笑匠也有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他梦想的世界中,人们友善互爱,携手繁荣,不会因为愚蠢的好斗与贪婪而互相威胁碾压,更不会强硬的因为一己私利至全世界的安危于不顾。

然而这样的幻想,在法老王的计划成型后,被无情地粉碎了。

但即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法老王,也承认笑匠对人性的看法是对的。



当政府的基恩法案颁布后,英雄们无处可寻。夜枭一代、丝鬼一代沉浸在电话聊天的回忆与辉煌中难以自拔,或许对当下时代的失望与谴责更胜于对从前的怀念;夜枭二代和丝鬼二代开始了常人的生活,躲避着各自的过往,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往事;法老王对拯救世人的执念已经超越情感,理智得近乎冷酷;曼哈顿博士与人类愈发疏离,也越来越不关心生命的存亡。


作为一个像神的男人,曼哈顿博士与人类的疏离,随着其见证人性的阴暗、残忍、与生俱来的时间越长,就愈发加剧。早在越南时,笑匠就曾毫不留情的指出曼哈顿博士从来都不关心人类的死活。的确,从很久以前开始,这个像神的男人就已经离人类越来越远...

直到最后他与人类疏离终于到了极限,仅靠着与唯一爱人间的情感纽带维系着其与人类间最后的联系...那一刻,这个世界的死活其实已经与他无关...

曼哈顿这种漠视人类,离人类愈发遥远的疏离感,来自于对人类这种渺小、低等、易逝生物,人性之中却暴露着无时无刻不在膨胀的愤怒、争斗、阴暗、复杂、混乱与欲望的轻视和厌恶,在他眼中,人类不只难以拯救,甚至不值得被拯救,他想远离这群他厌倦的生物,远离这个无比混乱的世界,去一个简单、纯粹而不复杂的静谧空间,那里静止的一切单纯而美好,而曾经这些劣等的生命与肮脏的灵魂都与他再无关联。

此外,曼哈顿博士所处的宏观高度,洞悉了万物的本质后,也就更加明白宇宙根本不会在意这群低劣阴暗生物的存亡与否...

难道不是吗?当成为一个神,与人类毫无关联,眼前这个充满丑陋人性的地球还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呢?因此,当那个“毁灭1500万人,拯救全世界”的重生计划曝光后,曼哈顿博士意料之中地选择了合作。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笑话——当人类一致把矛头指向曾经如神一般敬仰的英雄时,世界反而前所未有的和谐。英雄主义的时代随着核爆炫目的蓝光灰飞烟灭,当1500万个无辜生命在密谋之后永远消失时,一切清零,废墟之上的乌托邦,似乎又燃起了希望。



但罗夏想不通这一点,这个在“基恩”法案颁布,所有人都退役后依然我行我素、独自行动的孤胆英雄不愿妥协,人们明明在守望者的保护下得以保障生命,但此刻又因昔日的守望者而毁灭。拯救世界的唯一办法竟然是昔日保护的千万人的死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更不认可...

这个固执的孤胆英雄,这个人们眼中的“反社会者”,一步步地追查着老友死亡的真相,一步步地揭穿幕后的阴谋,同时又一步步地牵连出那个黑暗时代最大的悲剧与玩笑,让所有人在无奈与矛盾中无所适从。

罗夏身上拥有的是一种最纯真的正义观:惩恶扬善、不伤无辜,正义和邪恶的认知都在自己内心的判断之中。这样的正义观是纯粹美好的,也是几乎所有人都渴望的,但现实太复杂,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这样的正义在现实世界中贯彻起来太难太难。

正因如此,无奈而苍凉的愤怒在曼哈顿博士决定保守秘密的那一刻爆发,面对神的妥协,他毫不留情地说:“现在你又突然之间发现了人性?如果你一开始就关心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最终的死亡选择,正是由于罗夏对于正义理念的崩塌。一生善恶分明,正义邪恶两立的罗夏,此刻他的正义,会毁灭全世界;而他一生对抗的残害无辜的邪恶,这一刻却能拯救地球。对于嫉恶如仇的他而言,这是无比矛盾和无法接受的,哪怕这一瞬的极恶可以带来生命的喘息,可以延续善的存在,他也无法接受自己世界底线的沦丧。无法让自己行侠仗义和与生为人的底限破灭、永不妥协的罗夏,亦无法因为自己的不妥协和自己眼中的正义至全人类的安危于不顾,两方面都无法让步的他,陷入了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开这道死结的境地,最后唯有在死亡的选择中脱离这个无限复杂和难以理喻的世界。于是死亡成了最好的选择,永不妥协的罗夏就这样无奈而甘愿的成为了保护世界和平与生存秘密的最后一个牺牲品。

罗夏的死换来了世界和平的暂时保存,却无法改变人性,无法根除那个笑匠眼中最终将令人类毁灭的恶性肿瘤。就连无所不能的曼哈顿博士也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改变人性。而恰巧人性就是罪恶的源头,人类暂时得到了拯救,但不代表未来的幸福。也许这个冷笑话是对自负人类最好的讽刺。

人性太丑恶,人类太复杂,如神般的曼哈顿博士感到了永无止境的疲惫,离开这永难理清、拯救的是非之地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可是人类的文明终究还是保住了,他们有了一个新的乌托邦,哪怕这个携手大团结的世界根基建立在谎言之上,脆弱得一句实话就能分崩离析,但地球终究是保住了。

这一切好像应该归功于“最聪明”的法老王想出的无奈救赎计划和他无懈可击却又似乎带着强盗属性的逻辑:小亡换大存。

而他自己也并不否认这个拯救全人类的计划是个巨大恶作剧般的笑话。

面对这个令无数城市生灵涂炭的残忍计划,就连一开始如神般愤怒的曼哈顿博士也无奈的选择了妥协与默认。其实那一刻,谁能说如何选择有什么对错之分呢?


灾难之后的世界仿佛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之下,废墟的尘埃中,世界似乎得到了重生。那一刻的法老王奥兹曼迪斯,站在废墟之上究竟在想什么呢?改变历史进程的得意,还是若有所失的怅惘?亦或是理智到骇人冷酷背后难以承受的悲伤和压力?

你可以责难法老王的冷血,可以诅咒法老王的无情,但你不能否认他对世人,对这个世界无与伦比的爱。从一开始试图制造无限能源来化解危机,到后来明白拯救世界的唯一方式只有毁灭后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始终心系人类的安危存亡,也无时无刻不在悲伤中煎熬,但悲伤拯救不了世界,拯救世界的唯有理智的计谋与决然的手段... 当所有人祈祷希望、止步不前时,只有他愿意为这份爱背上极恶的罪孽,在苏美核战的千钧一发之际,只有他的方法可以停止这部核战机器的运转,代价则是上千万无辜生命的陨落。可即便聪明如他,理智如他,坚定如他,也无法完全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在动摇中渴望他人的肯定,到最后也需要别人支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坚持着不至倒下...

最后,神站在了他这一边,理解了他的苦痛与无奈。

而到最后,作为凡人的我们,无法评价他做得正确与否。但我们知道,所有的罪孽不应该由他一人背负,这是人类自己酿造的苦果,是人性铸成的死局,造成这一切,不是法老王的错。

即便最终我们无法对他的每一个举动做出评价,但有一点我们应该肯定,世界应该尊敬法老王的爱,还有他为了拯救世人甘愿背上罪孽、误解的勇气和情怀。



到最后,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夜枭二代与丝鬼二代的爱情顺理成章,曼哈顿博士离开地球去了一个“不那么复杂的星系”,世界也得到了久违的安宁和平,不久前1500万人的死亡变成了实现“全人类大同”的小插曲。毁灭带来了拯救,毁灭成就了英雄主义实现不了的理想社会。

或许人们早已忘记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世界本该在近乎自毁的反思中学会谨慎,而正是因为曼哈顿博士这个强大到近乎于神的移动核弹的存在,正因为他成为了美国政府的左膀右臂,才令世界失衡,核弹才成为了保护自己,毁灭世界的主角。

作为观众,在我们这个没有曼哈顿博士的现实世界中,古巴导弹危机后,没有付出1500万人生命的代价,不是一样过得很好吗?

原来,超级英雄才是灾难幕后那根隐藏最深的导火索,原来这才是笑匠所说的“守望者是个笑话”字面之下隐藏在最底层的惊天笑话。



除了剧情内涵,《守望者》影片还完美的呈现了暗黑与浪漫风格的无暇融合,让夜雨、冰雪、穷街陋巷构成的画面独具末世韵味。幽暗的色泽和始终不晴朗的天空衬托影片的晦暗,让人的心情从头至尾都沉重的下坠。一些闪闪发光的小细节值得称道,比如罗夏诗一般引人入胜的旁白;登月时阿姆斯特朗头盔映出的曼哈顿博士的身影;被篡改的战后经典照片,无一不透着导演用心的小智慧,让人感叹历史与想象焊接的巧妙。


最后,我们来看看守望者们所处的平行世界中,那些与他们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细节与彩蛋吧,正是这些小线索拼接出的厚重历史与背景世界更加丰满完善了守望者故事的宏伟架构,令影片的内涵更加深刻丰富,而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伟大之处。(下列多处彩蛋信息取材自时光网 陈赖汉 的 “挖挖《守望者》的蛋” 一文。)


在鲍勃·迪伦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刚刚想响起时,夜枭一代(Nite Owl)首次亮相。这个镜头背后墙上贴的是蝙蝠侠第一本漫画的海报(众所周知,《守望者》与《蝙蝠侠》都是DC公司的漫画作品),而从左边门口走出来的中年夫妇,正是蝙蝠侠的父母:汤玛斯·韦恩(Tonmas Wayne)和玛莎·韦恩(Martha Wayne),看过《蝙蝠侠》漫画或系列电影的人都知道,蝙蝠侠的父母某个夜晚从戏院出来后被谋杀在戏院外的街巷中,因此才促成了蝙蝠侠的诞生。而这个镜头说明了《守望者》中的世界不仅和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而且和同为DC公司出品的所有漫画中的世界也是平行的。在《守望者》中,由于夜枭一代的出现,制服了本会杀害蝙蝠侠父母的凶手,挽救了蝙蝠侠父母的性命,因此在《守望者》的世界里没有蝙蝠侠,蝙蝠侠在他们的世界也只是存在于书刊、电影中的一个漫画影视人物罢了。因此,美漫中经常出现的超级英雄大客串的场面,绝无可能在《守望者》的世界中出现。另外,蝙蝠侠已经变成了《守望者》世界中的一个漫画人物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守望者》这部影片所处的平行世界是一个没有超级英雄的世界。

夜枭一代,真名Hollis Mason。之前是名警察,他在报纸上看到正义头罩(Hooded Justice)的英雄事迹之后于是效仿他,1939年开始化身为夜枭并加入了民兵。1949年民兵解散后,他一度单独行动。直到1962年隐退。后来和夜枭二代成为朋友。1985年被一帮小混混谋杀于自己家中,电影中有详细刻画。


在丝鬼一代(Silk Spectre)与警员的合照中,合影的六个警察中的四个眼神都放在不该看的丝鬼一代身上,身为正义代表的警察也脱离不了人性的弱点...

丝鬼一代,真名叫Sally Jupiter。民兵组织成员。以美貌性感著称,于1947年隐退。她是初代守望者中唯一善终的成员。



笑匠(The Comedian)抓住劫匪拍照时亦正亦邪的招牌笑容一览无余。

笑匠原名爱德华.布莱克(Edward Morgan Blake),他是守望者成员中唯一一位前民兵成员,他脾气暴燥,好色而不负责任,粗鲁野蛮得令人所有人讨厌,但他身上有一种粗野得近乎于原始的男性魅力,这种魅力能够在某一瞬间迷倒女性。



影片中,那架改变历史进程,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依诺阿盖依”号轰炸机因为身处守望者的世界,机身上的涂装也变成了丝鬼一代的涂鸦。

历史上真实投下广岛原子弹的“依诺阿盖依”号轰炸机。



侧影(The Silhouette)和同性恋女友那惊天的同性一吻,取材自1945年8月14日,二战中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的著名照片“胜利之吻”。



民兵成员之一的美钞(Dollar Bill),和银行劫匪战斗时,斗篷不慎被银行的旋转门缠住无法脱身,最终被劫匪乱枪扫死,这是对美漫中斗篷累赘的又一个直接讽刺。

美钞,真名未知,自称是一个来自堪萨斯州的运动员,实际上是被一家银行雇来扮演超级英雄的,银行相信,顾客会更加信赖一家有超级英雄保护的银行,而这个人却真的成为了超级英雄,同时也最终为这家银行献出了生命。



丝鬼一代的退休晚宴画面,几乎就是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的翻版,这也预示着第一代守望者团队:民兵解散的开始,而笑匠和丝鬼一代所处的位置,暗示着两人之间的暧昧关系。



飞蛾侠(Mothman)因酗酒成瘾被关进精神病康复医院。

飞蛾侠真名Byron Lewis。1939年加入民兵组织。1949年民兵解散后,他酗酒成瘾,导致身体健康程度严重下降,最后不得不被关进缅因州精神病疗养院。



那张“胜利之吻”的照片成了侧影悲惨命陨的源头,她和她的护士女友被歧视同性恋的极端人士双双枪杀在自家床上。

侧影真名Ursula Zandt, 1939年加入民兵组织。1946年她被发现是同性恋后,被民兵开除。就在当年她和她的爱人被反同性恋极端人士报复杀死在家中。



至此守望者前身:民兵时代终结。

民兵全家福中,另外两名尚未介绍的成员分别是:

都会队长(Captain Metropolis)(左五),真名Nelson Gardner。前海军上尉,自由冒险家,民兵的组建者。在民兵解散后他曾组建“ 暴力破坏者”(Crimebusters),但没有获得很大成功。1974年死于车祸。

正义头罩 (Hooded Justice)(右一),真名未知,民兵组织成员,是个马戏团演员。1939年加入民兵,一直到后来该组织解散。1950年后突然消失,据猜测因为曾在笑匠企图侵犯丝鬼一代时暴虐阻止过笑匠,怀疑其失踪是被笑匠报复所杀。



苏美冷战正式拉开帷幕。

那时的罗夏尚未成年。



守望者的时代来临了。

而守望者时代发生的首件大事就是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总统被刺杀。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副总统约翰逊陪同下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访问。12时30分,肯尼迪乘坐一辆敞蓬汽车游街拜会市民,行至美茵街(Main Street)的一个拐弯处时,埋伏的枪手向他开了枪,子弹命中颈部和头部,倒在他妻子怀里,送往医院后很快不治身亡。


肯尼迪总统被刺杀时的历史一幕。

肯尼迪被刺杀几小时后,李·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被警方抓获,初步认定为刺杀总统的嫌疑犯。

但离奇的是,仅仅两天之后,当达拉斯市警察局准备把奥斯瓦尔德从警察总部转移到县监狱去时,在警局地下室的移转过程中奥斯瓦尔德竟在戒备森严的警察局被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鲁比(Jack Ruby)开枪打死,杰克·鲁比开枪时高喊着“那家伙杀了我的总统!” 当时全美民众都在电视直播中,目睹了这一枪杀事件的经过。奥斯瓦尔德在咽气前说道:“我只是一只替罪羊。” 后来,在一张被路人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一个外貌很像奥斯瓦尔德的人在肯尼迪遇刺前几秒的时候,是站在路边的人群中的,这似乎可以说明奥斯瓦尔德在当时并不是位于警察推测的教科书大楼的6层上的开枪位置,但这张照片真伪难辨。


而更加离奇的是,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这种巧合的概率为十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杀。这让本就疑点重重的肯尼迪遇刺案更加扑朔迷离。因此世界上一直流传着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另有其人的阴谋论说法,在这种迷离悬疑的背景之下,影片中揭示了笑匠就是刺杀肯尼迪的那个真正的凶手。

在诸多阴谋论中,其中一种最受认可,在1960年的总统竞选中,尼克松惜败给了肯尼迪,加之肯尼迪遇刺本来就被重点怀疑是一场政治谋杀,所以该理论认为尼克松暗中雇人刺杀了肯尼迪,以求下一届选举自己顺利当上总统。

因此在《守望者》中,笑匠和尼克松的一张关系非同一般的照片,暗示影片中笑匠杀死肯尼迪的真正原因正是受到尼克松之托而行事。

影片中,尼克松从此为自己的五任连任的“独裁”统治扫清了对手。同时,在影片一开始新老夜枭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在故事里,民主党在肯尼迪死后已经完全失势,以至于他们感叹不管投不投票,尼克松都能连任总统。所以影片中的美国,在笑匠开出这一枪之后,开始慢慢走向了独裁统治的道路。而电影中的尼克松在上台之后,也慢慢开始利用守望者组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笑匠和曼哈顿博士。

而当大部分守望者没有太大利用价值,甚至对他的统治有所影响之后,便颁布法令禁止英雄佩戴面具,好让守望者组织解散,过河拆桥之心跃然纸上。



真实历史上,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而在第二任任期内辞职。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但在影片中。两名揭发水门事件报道的关键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因“闹事”被罗夏所擒,交由了警察。因此,在《守望者》中,尼克松的水门窃听事件没有被揭露,故而尼克松最终赢得了第二次大选。而这件事究竟是罗夏本人所做,还是被笑匠嫁祸,影片和漫画都没有直接描写,因此至今成迷。

真实历史中揭发了水门事件而声名大噪的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

在这其中还有个小花絮,当年阿兰·摩尔创作《守望者》漫画时是里根总统当政,里根总统带领美国走出了二战后美国国内的第七次经济危机,振奋了全美民心,深受民众爱戴和崇拜,阿兰·摩尔不希望有里根的粉丝觉得作品丑化了他们的偶像,从而不购买这本书,于是就把尼克松搬了出来,毕竟,一个因水门事件被弹劾掉的总统一定不会有多少粉丝。但是问题是尼克松是70年代的总统,如何才能让其在80年代依然当政呢?所以故事中就让他连任了四届总统,并且领导着美国成为了一个独裁的国家。



1963年6月11日,大乘佛教和尚释广德走到越南西贡的大街上,坐在地上,点燃了浸满汽油的身体,以抗议南越政府领袖吴廷琰及南越天主教会迫害佛教徒的政策。

而在《守望者》中,美国最终在曼哈顿博士的帮助下,打赢了此事之后所发生的越战。




这一幕致敬的是法国著名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作品《枪炮与鲜花》。该事件讲述的是1967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示威群众从美国各地涌向首都华盛顿,在林肯纪念碑前集合。他们高举着“立即撤回军队”“废除征兵制度”“我们不去越南(打仗)”等标语牌。下午,举行有10多万示威群众参加的大会,强烈谴责约翰逊政府执行的侵越战争,谴责征兵制度。示威群众包围了国防部大楼,并向大楼冲击。他们与手持各种武器的军警发生了冲突。游行示威活动中有数百人被捕,其中包括小说家梅勒和集会组织者——全国反对越战、结束越战组委会主席德林杰。在这次反战大游行中,时年17岁,照片中的女孩简·罗斯出现了,她刚刚从大巴上下车就走进抗议的队伍中,最后拿出一朵鲜花直面荷枪实弹的军警。



这个画面中的人物致敬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了。安迪·沃霍尔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此人最为人所熟悉的波普作品就是玛丽莲·梦露的丝网版画,此外他还波普过毛主席的画像。他所“波普”的对象大多是著名的公众人物,在《守望者》中,夜枭得到了这种“待遇”。另外此公还是个cult电影的先锋人物,他的作品甚至连我们所熟悉的那些cult导演都瞠目结舌,大名鼎鼎的,长达8个小时的《帝国大厦》就是此公的作品。

镜头里那个银白色的房间应该就是安迪·沃霍尔的位于纽约东区47大道的老式工作车间,又称为“工厂”。这个“工厂”到处都被装裹成银色,空间感强烈,配以极少简约的家具。在沃霍尔身边那个围着围巾的男人看起来似乎是卡波特。由于这个“工厂”也是沃霍尔的家,因此一些艺术界和文化界的名流经常在这里聚会,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曾经有传闻沃霍尔和卡波特是情人关系,甚至一度以裸照互相倾诉爱意,当然这一切都是传言罢了。不过在这个镜头里有个裸男从一边走过,正在和沃霍尔说话的卡波特立刻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裸男,说明了卡波特的同性恋身份。



在《守望者》中,或许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登上月球有曼哈顿博士的功劳。而最有意思的是,此时阿姆斯特朗说的话 “祝你好运,高斯基先生。” 这里涉及到美国一个人尽皆知的趣闻,据说阿姆斯特朗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打棒球时曾打出了一个飞球,刚好落在邻居家高斯基先生和太太卧室的窗外。当他弯下身捡球的时候,突然听到高斯基太太大声喊道 “给你Blow job(做口活)?休想!除非邻居家的小男孩走到月球上去。” 而二十年后,阿姆斯特朗真的登上了月球。



这个镜头中,在法老王身后的就是世界知名的54俱乐部。

54俱乐部是1970年代在美国纽约市的传奇俱乐部,也是美国俱乐部文化、夜生活文化等的经典代表。1977年4月16日成立,在1979年12月关闭。由史提夫·卢博和伊恩·施拉格所开立。“54俱乐部”的名称是来自于此俱乐部的地址(纽约市曼哈顿,西54街254号)。在《守望者》电影画面的左下角那个长发男人就是大卫·鲍威,这家伙也是54俱乐部的常客。1998年,电影《54俱乐部》讲述的就是这个俱乐部里光怪陆离的生活。其实54俱乐部也是美国最著名的同性恋俱乐部,这里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法老王的性取向问题。

夜枭二代和罗夏在法老王的办公实里找到一张软盘,打开后,一个“BOYS”文件夹赫然在目,法老王的取向问题更加清晰……




画面中出现了平行世界中尼克松的再次连任。

在《守望者》中,尼克松的长相酷似长鼻子小丑,暗示着人类的领袖充满了欺骗和虚伪的领导性。在右边的那台电视里,著名的世界末日钟又往零点位置波动,可见尼克松的连任愈发加剧了苏美之间的冷战气氛。




影片开场,笑匠的杯子砸向刺客时,将门牌号上的“1”字砸掉,留下了“300”的字样,这是导演扎克·施耐德在向自己导演的上一部作品《300勇士》致敬。




笑匠桌子上的杂志,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杂志《Hustler》。由此可以看出笑匠的好色本质。有意思的是,《Hustler》杂志的老板拉里·弗林特是个铁杆的民主党人士,在克林顿1998年陷身莱温斯基性丑闻时,曾公开悬赏100万美元,征求任何有关共和党高官的性丑闻。不久,《好色客》就宣布已掌握了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鲍勃·利文斯顿婚外情的“关键证据”,并迫使后者立即宣布辞职。但当时《好色客》其实并未掌握任何所谓的“证据”,利文斯顿完全是被《好色客》“诈”下台的!



笑匠的房间里随处可见的丝鬼一代和丝鬼二代的照片,暗示着三人非同一般的关系。




笑匠与夜枭二代一同遣散抗议民众的段落中,背后的墙上写着“第51个州”,暗示着越南战争,在越南被美国打败后,成了美国的第51个州。




尼克松的画像,下面的英文说明了他的连任,在画像上有着纳粹标志,尼克松的脑袋上也被画上了尖角,这都在暗示《守望者》中的美国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个独裁国家了。




尼克松和幕僚们讨论如何应对核战危机的段落中,熟悉传奇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经典电影《奇爱博士》的朋友应该对里面的圆桌会议印象深刻,而《守望者》中的这场圆桌会议正是在向《奇爱博士》致敬。




电影中在报刊亭旁的黑人少年捧着看的漫画是暗示着电影核心思想的《黑货船传奇》(《Watchmen: Tales of the Black Freighter》),这是一本相当黑色的漫画,同样也是DC公司的漫画作品。

《黑货船传奇》虽然是DC出品,但并不属于超级英雄漫画,它的基调比《守望者》还要黑暗,无论从诡异扭曲的画风还是纠结恐怖的剧情来看——如血的残阳、燃烧的海面、杀气腾腾驶过来的黑货船,船身上挂满了骷髅,而主角在这绝望的场景中拖着近乎崩溃的身体与理智挣扎着存活。

《黑货船传奇》的剧情简单的说,就是一名船长在经历黑货船的劫掠后,仅他一人存活,他决定造筏回家提醒镇上的人们黑货船的入侵在逼近。

很多人不明白《守望者》的电影中,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段动画作品。其实答案很明显,《黑货船传奇》和《守望者》的故事所揭示的主旨几乎一致,而它们共同暗喻着人性原罪的黑暗面,使两部作品的联系更加紧密。

《黑货船传奇》中有句经典台词 “希望是恐怖的!”,不正是在诉说着《守望者》中人们为了避免末日所怀揣的希望,导致守望者们不择手段的使用了堪称疯狂恐怖的杀后重生计划吗?而动画中,船长乘着尸体,实现梦想的举动,不正是讽刺着《守望者》中踏着1500万人的尸体,实现了和平梦想远航的荒诞吗?《黑货船传奇》中那句独白 “高贵的意图把我引向了暴行,以爱的名义……我已想不起来那个我想要拯救的世界。” 不正预示着《守望者》最后的和平世界终会在人性的引导下的何去何从吗?

这一切,与那个“牺牲千万人的拯救计划”何其相似。只是《黑货船传奇》中把拯救的范围缩小到了船长的小镇和家中。但是故事揭露的本质是一样的,故事导致的后果也是极其相似的。这个建立在谎言基础之上的乌托邦终将难逃悲剧。动画中,船长在结尾处登上了黑货船,终于看清了他自己和这艘恐惧之船同样邪恶;而《守望者》中拯救了大部分人类的黑色计划,又真的能将人类带向幸福的永恒吗?



影片中曾两次出现这部《Under the Hood》(《面罩之下》)的书籍,这几乎是一部和《守望者》漫画同样样重要的小说作品,在这本书里披露了很多电影以及漫画中所没有的故事细节。

在影片中,这本书是夜枭一代所写的回忆录。



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段落则是夜枭一代死前搏斗的经典场景。在那段剧情中,背景音乐是玛斯卡尼的著名歌剧音乐《乡村骑士》,这段旋律预示着退休的夜枭一代依然有着骑士一般的意志和勇气。而他再现曾经的勇猛,更是骑士精神的最佳诠释。


在这个段落中,闪回的一个个敌人的面容,正是夜枭一代曾经的每一个劲敌,这也揭示了退休后的夜枭一代无比怀念那段辉煌的岁月。而那一个个敌人的面容,也在影片中夜枭一代曾经新闻的剪报中多次出现,这都暗示着英雄和世界辉煌的过往,在如今末日逼近的时代,早已不再。


当昔日民兵的合照破碎时,也预示着老一辈英雄们惨烈的彻底告别。

临死前,夜枭一代眼中的小混混变成了昔日的劲敌死神摩多克。


与其这样落寞,毫无荣耀的死去,他一定更愿意死在实力匹敌的宿敌手中。

而讽刺的是,夜枭一代最终却是死在了象征自己荣誉的夜枭雕像之下。


“我为之拯救、奋斗的究竟是什么?人性是否还有救赎的可能?昨天,我舍命为之拼搏奋斗的人们,今天却毁灭了我的一切。”

带着这样的不解,带着对人性的失望和迷茫,夜枭一代如很多同样在人性迷雾中陨落的守望者一样,死去了。



漫画原著中的结局有一幕电影中没有呈现,而这一幕或许更加揭露了人性的真实面目和人类可以预见的未来。

所有的事件落幕后,曼哈顿准备前往其他星系,法老王叫住他问道 “在你离开之前,能告诉我,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对吗?它最终解决了一切,是吗?” “最终?” 曼哈顿博士笑了笑,淡然地说 “没有终结,阿德里安。永远不会终结的。” “ 乔恩?等等!这是什么意思...” 哪怕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参透人性深不可测的无边底线,人心之中那如同深渊底层一般的墨样色彩,而曼哈顿博士洞悉宇宙的双眼却看透了人类的愚昧、丑恶、无知和不可逆转。


当人性注定无法挽救,谁来拯救世人?

当英雄注定遭受失败,谁来对抗邪恶?

当人类注定自我毁灭,谁来改变未来?

当守望者都已不再相信希望,Who watches the Watchmen?


笑匠、罗夏、法老王、曼哈顿...... 所有那些早已知晓、看透这一切,哪怕不再相信人性的希望,却依然坚持战斗、不懈拯救、守望世人的人们,永远值得世界铭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望者!





其他一些回答,欢迎评价探讨:

有什么好看的赛博朋克风电影?

有哪些翻拍的电影可以与原版相媲美或超越前者?

影史上有哪些多次合作的经典搭档最终分道扬镳?

如何评价古装丧尸韩剧《王国》(Kingdom)第二季?

如何评价《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

《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在科幻电影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B级片和cult片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界定两者?

《玛丽和马克思》(Mary and Max) 这部电影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命运石之门》除了游戏和动画外还有哪些衍生作品?

如何解读咒怨这部电影?


《守望者》丨超级英雄的电车难题



导演 扎克施耐德


导剪版的《正义联盟》口碑炸裂,让扎克施耐德扬眉吐气了一把,这种偏暗黑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也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但是我想说,相比于导剪版《正义联盟》,扎导前些年的漫改作品《守望者》是更优秀的神作,当然也更加暗黑。



《守望者》是影迷心中最成功的漫改电影。


它不同于传统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爆米花套路,而是把超级英雄们的衰老、软弱、无助、邪念揭露的淋漓尽致。


脱下套装的英雄,是一个个的普通人,是人就有弱点,是人就会老去。


在详细说电影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图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没错,就是电车难题!



情景一:


一个电车司机正在开车,突然发现5个工人在自己行驶轨道的前方,而电车的刹车失灵了!这5个人好像必死无疑了,这时司机发现前面还有另一条铁轨,这条铁轨上只有1个工人,他可以转动方向,驶向旁边这条铁轨。即可以通过撞死1个人,拯救5个人,


你觉得司机应该转方向吗?


这是非常著名的电车难题,我们该牺牲少数人拯救多数人吗?


OK,先不要回答,请再思考一个问题:


情景二:


同样是电车失灵了,铁轨前方有5个工人,即将被撞死,此时你站在桥上看到了这一切。假如你身边站着一个胖子路人,如果你把他推下去,他落在铁轨上恰好能挡住电车,拯救那5个人。(你因为太轻了,自己跳下去无济于事)


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推下这个路人,来拯救铁轨上那5个工人吗?


为了救多数人的命,就应该牺牲少数人吗?多数人的命就比少数人更高贵吗?


这是一道关于“公正”的考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这里推荐迈克尔•桑德尔 的一本书:《公正》




好的,请记住你的“电车回答”,我们现在聊回电影。



《守望者》是一部双线叙事的电影。


故事主线是二战之后,曾经的超级英雄联盟“守望者”们因为政府出台的基恩法案,有的选择隐退,有的为政府工作,有的进军商业,还有人依然在黑暗中维护正义。


这是第一代守望者,大部分人结局惨淡、死相各异,超级英雄变老了也是豆腐渣一块。


这是第二代守望者,即本片的主角。《守望者》中的超级英雄大部分没有超能力,可以看作比较能打的普通人。除了C位这个蓝色的曼哈顿博士,他是唯一的BUG级英雄,天神下凡也不过如此。


还有一个英雄比较有趣,右侧第二个“夜枭二代”,他可以看作平行宇宙里的蝙蝠侠,不过它比老爷窝囊多了。


有一天,守望者的一员笑匠(上图左一)被人杀害了,一桩巨大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即主线剧情。



故事的辅线是动漫作品《黑货船》。


讲述了在一片大海上,邪恶的黑货船袭击了船只,只有船长幸存。船长经历多次挣扎,想重返家乡保护家人,但黑暗已经逐渐侵蚀了他的心灵,最终他上岸后丧失心智的杀害了妻子,转身登上了那艘邪恶的黑货船。




这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关于黑货船里的船长是谁,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他是“法老王”,即幕后黑手,电影中做电车难题的那个人



这句话可以看作他理念的诠释。故事设定的背景是越战之后,冷战期间,两大强国剑拔弩张,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核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政客们打着自己的算盘,在战争边缘疯狂试探。超级英雄们或归隐江湖或醉心科技,对可能毁灭世界的核战麻木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法老王充当了“反派”,按下电车按钮,冲向少数人,拯救了世界。


法老王作为幕后黑手,前期的笔墨却不多。



其他英雄:


前期故事的重点在笑匠、罗夏、夜枭二代、丝鬼二代和曼哈顿博士这几个英雄身上。


笑匠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英雄。



他是战争英雄,为政府工作,但他曾试图强暴丝鬼一代,开枪杀死怀着自己孩子的孕妇,像平民开枪,甚至谋杀了总统。当法老王提倡成立联盟保护世界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泼冷水。当夜枭二代质疑世界的时候,他指着抗议的平民笑着说,你看看这就是美国梦啊,已经实现了啊!他是看穿这个世界的人,看透了制度下的黑幕,也明白自己能力的局限。所以年老的他在寓所里被人残酷打死,他无力还击,鲜血滴在他的笑脸胸牌上,成为讽刺的一幕。


罗夏是坚守正义信念而并为之献身的英雄。



基恩法案颁布后,罗夏是唯一一个不与政府合作,继续在黑暗中维护正义的英雄,也是他第一个发现笑匠被害。他将笑匠的死视为有人针对守望者的信号,并警告了剩下的人,同时期待有人能站出来和他一起揪出幕后真凶。


可惜的是,他曾经的伙伴夜枭二代,已经变成了一个窝囊废,没事儿就是喝喝小酒,跟夜枭一代老头回忆回忆光辉岁月。夜枭二代对于笑匠的死他不关心,对于罗夏的警告他当耳旁风。


罗夏转而向曼哈顿博士和博士的女友丝鬼二代求助。


曼哈顿博士是影片中最牛的超级英雄,神一般的存在。


他曾经是个科学家,因为不小心进入核试验而获得了重组身体的超能力,能量无穷,随意大小,光速飞行,预见未来,堪称行走的核武器。


曼哈顿博士一心想和法老王研究能源问题,缓解核战危机。工作狂的他一边工作,一边用分身和女友丝鬼二代做爱,因此伤了女友的心。对于罗夏的警告,曼哈顿博士和丝鬼二代同样毫不在意。


罗夏认识到自己昔日的战友都靠不住了,但嫉恶如仇的他,选择孤身一人追踪幕后黑手,没想到却落入敌人的陷阱,被关进监狱。



曼哈顿博士也遇到了麻烦,他受人阴谋刺激,暴走去了火星。夜枭二代却和丝鬼二代反而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可怜的曼哈顿博士从小蓝人变成了小绿人)。


有趣的一幕是,当夜枭二代和丝鬼二代不可描述时,我们可以看到夜枭二代肚子上的小肥肉。嗯,在这部电影里,超级英雄也不是八块腹肌,有柔软和软弱的一面,这很真实。


更真实的是,后来夜枭一代在自己的公寓里被一群小混混活活打死,画面过于悲壮。虎落平阳被犬欺,不管你年轻时多牛,都有老的时候,哪怕你曾是超级英雄。


这几乎就是主线剧情里,幕后黑手法老王出现之前的主要内容了。



辅线中的黑货船,对应的是主线中的核战威胁。上面说了:二战之后,两强冷战对立,苏联和美国囤积了很多核武器,大战一触即发。如果爆发核战争,世界也将毁于一旦。在这个当口,曼哈顿博士还在火星上玩钟表呢,还让丝鬼二代说服自己去拯救人类,跟个孩子一样。笑匠说的对,“你根本不关心人类”。


法老王的做法就不一样了,他采集了曼哈顿博士的能量,毁灭了纽约、北京、莫斯科等几个国际大都市,把美苏之间的矛盾转移到曼哈顿博士这个共同的敌人身上。


一招借刀杀人用的实在是妙...



法老王用几千万人的牺牲,换取了整个世界的和平。


为什么我说法老王是黑货船里的船长呢?因为他是勇于做电车难题的人,他不止选择了救5个人(第一个问题),而且是自己亲自动手(第二个问题)救5个人。但是代价是,他登上了黑货船,成为黑暗的一部分。


回看这几个英雄:


罗夏是我最喜欢的英雄,他嫉恶如仇,内心坚定。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不惜献出了生命。


法老王是伟大的英雄,你可以说他不道德,但敢于牺牲少数,拯救世界,需要超于常人的魄力。(多说一句,我并认为他完全正确,因为被“牺牲”掉的人都是无辜的,对于他们来讲,已经失去了全世界。)


曼哈顿博士是最没劲的英雄,虽然拥有宇宙无敌的能力,却不关心世界,不关心人类。你要这铁棒有何用啊......


笑匠、夜枭们、丝鬼们,其实不过是战斗力强但是内心软弱的普通人罢了。


我最爱罗夏,尊重法老王,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你不能选择为何而生,但能选择为何而死。

(这是罗夏死的画面,感觉和《黑货船》里船员带来的帆很像,罗夏的殉道精神确实和那个船员很像)




《守望者》完美的体现了扎导的导演风格:史诗画风、暗黑风格深挖人性以及慢节奏叙事。


3.5小时的时长让影迷们爱的爱死,恨的恨死,不过我还很享受的,只要不拍成《活死人军团》那样,8小时我也能接受。


希望你也会喜欢。相信我这是一部完全不同的超级英雄电影。



最后:


关于上面的两道电车难题,你会怎么选呢?